2019年6月24日,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134次全会上宣布,意大利米兰-科尔蒂纳丹佩佐成功获得2026年冬季奥运会主办权。这标志着奥林匹克盛会将再次回归意大利,距离都灵2006年冬奥会正好20年。
在最终投票中,米兰-科尔蒂纳丹佩佐组合以47票对34票的优势击败了唯一竞争对手瑞典斯德哥尔摩-奥勒组合。这是意大利第三次获得冬奥会主办权,此前科尔蒂纳丹佩佐曾在1956年举办过冬奥会,而都灵在2006年成功举办了上一届意大利冬奥会。
**申办历程与优势**
2026年冬奥会的申办过程可谓一波三折。最初多个城市宣布参与竞争,但随着加拿大卡尔加里、日本札幌、瑞士锡永等城市相继退出,最终只剩下意大利和瑞典两个候选方案。
米兰-科尔蒂纳丹佩佐的胜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:
1. **充分利用现有场馆**:该方案计划使用2006年都灵冬奥会留下的部分场馆设施,大幅降低了建设成本。申办预算约为15亿美元,相比往届奥运会更为节俭。
2. **双城联动创新模式**:赛事将在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两个主要集群举行,两地相距约400公里,这种分散模式减少了新建场馆的需求。
3. **政府强力支持**:意大利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申办给予了坚定承诺,提供了必要的财政和法律保障。
4. **丰富的办赛经验**:意大利曾成功举办过1956年和2006年两届冬奥会,拥有丰富的组织和运营经验。
5. **冰雪运动传统**: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著名的滑雪胜地,冰雪运动文化深厚。
**赛事规划亮点**
2026年冬奥会计划于2026年2月6日至22日举行,随后将于3月6日至15日举办冬残奥会。赛事将分布在意大利北部的多个地点:
- 米兰将主要承办冰上项目和开闭幕式
- 科尔蒂纳丹佩佐将承办高山滑雪等雪上项目
- 其他赛事将在瓦尔泰利纳、瓦尔迪费梅和安特塞尔瓦等地举行
这种分散式布局充分利用了现有基础设施,符合国际奥委会《2020议程》倡导的节俭、可持续办赛理念。
**面临的挑战**
尽管成功获得主办权,米兰-科尔蒂纳丹佩佐仍面临一些挑战:
1. 两地之间的交通连接需要进一步改善
2. 部分场馆需要升级改造
3. 确保预算控制在计划范围内
4. 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
2026年冬奥会花落意大利,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在欧洲的持续影响力。继2018年平昌、2022年北京之后,冬奥会将在2026年重返欧洲,展现冰雪运动在传统地区的持久魅力。对于意大利而言,这不仅是体育盛事,更是向世界展示其文化、旅游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