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球大战往往是足球比赛中最紧张刺激的环节之一,而在点球主罚过程中,“补射”这一概念常常引发球迷和球员的疑问。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允许补射?本文将从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(IFAB)的规则出发,详细解析点球补射的相关规定。
一、常规时间点球的补射规则
根据IFAB《足球竞赛规则》,常规时间(含加时赛)的点球主罚过程中,允许补射的情况如下:
1. **守门员扑出或触到球后**:如果主罚球员射门后,球被守门员扑出或碰到但未完全控制,其他进攻球员可以及时补射,将球踢入球门。
2. **球击中门框或立柱后弹回**:若点球射门击中门框或立柱后弹回场内,进攻方球员可以抢点补射。
然而,以下情况**不允许补射**:
- 如果点球直接射入球门,则进球有效,无需补射。
- 如果主罚球员在射门时违反规则(如假动作违规、二次触球等),裁判会判罚间接任意球,补射无效。
二、点球大战中的补射规则
点球大战的规则与常规时间点球略有不同:
1. **每轮点球只有一次射门机会**:点球大战中,主罚球员只有一次射门机会,无论球是否被扑出或击中门框,其他球员均不能补射。也就是说,点球大战不允许补射。
2. **球被守门员扑出或击中门框后**:如果球未被直接射进,则该轮点球结束,无论球是否仍在场内。
三、常见争议情况
1. **主罚球员违规后补射**:如果主罚球员在射门时存在违规行为(如连续触球),即使其他球员补射进球,裁判也会判罚无效。
2. **提前进入禁区**:如果进攻方球员在主罚球员触球前提前进入禁区,且该球员参与了补射,进球将被判无效。
四、总结
点球补射的允许与否完全取决于比赛时段以及是否符合规则:
- **常规时间**:守门员扑出或球中柱弹回后,可以补射。
- **点球大战**:不允许任何补射,每轮点球只有一次射门机会。
对于球员和球迷来说,理解这些规则不仅有助于避免争议,也能更加深入地欣赏足球比赛的细节与战术安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