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民健身是提升市民健康水平、促进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。作为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,吴敏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推动全民健身需要多方合力,从政策引导、设施建设、活动组织以及科技赋能等多个层面共同发力。
政策引导,完善全民健身制度体系
吴敏霞指出,政策的支持是推动全民健身的基础。上海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全民健身的政策,包括《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》和《健康上海行动》等,明确了全民健身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。她强调,未来将继续优化政策环境,加大对社区体育、学校体育和企业体育的支持力度,推动体育与健康、教育、文化等领域的深度融合。
设施建设,打造“15分钟体育生活圈”
吴敏霞认为,便捷的体育设施是市民参与健身的重要保障。上海正在积极推进“15分钟体育生活圈”建设,通过增加社区健身中心、开放学校体育场馆、优化公园健身设施等方式,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健身资源。此外,上海还注重智能化体育设施的推广,如智能步道、共享健身仓等,提升市民健身的体验感和便利性。
活动组织,激发市民参与热情
为了激发市民的健身热情,上海市体育局积极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。吴敏霞介绍,上海每年举办市民运动会、城市业余联赛、社区体育节等大型活动,覆盖不同年龄层和兴趣群体。同时,上海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活动组织,支持体育社团和俱乐部发展,形成政府引导、社会参与、市场运作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。
科技赋能,提升健身服务的智能化水平
在数字化时代,科技成为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力量。吴敏霞表示,上海正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体育”模式,通过手机APP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,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和服务。例如,“上海体育”APP集成了场馆预订、活动报名、健康管理等功能,帮助市民更便捷地参与健身活动。未来,上海还将进一步加强体育与科技的融合,推动智慧体育的发展。
结语
吴敏霞强调,全民健身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,需要政府、社会、企业和市民共同努力。上海将继续以市民需求为导向,不断创新体制机制,优化服务供给,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全民健身城市,让体育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