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五点,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,周继红已经站在了跳水馆的跳台边。她微微眯起眼睛,注视着水池中泛起的波纹,仿佛在思考着什么。这是她执教生涯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早晨,却也是无数个不平凡的日子的缩影。
“注意起跳角度!”周继红的声音在空旷的跳水馆里回荡。她站在池边,双手抱胸,目光紧紧追随着队员的每一个动作。当队员完成动作入水后,她会立即走到池边,蹲下身来与刚浮出水面的运动员交流。这时她的语气会变得柔和,眼神里满是关切。
训练间隙,周继红从不闲着。她会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,记录每个队员的训练情况。笔记本的页角已经微微卷起,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训练要点和个人点评。有时她会叫住某个队员,指着本子上的某处细细讲解,手指在空中比划着动作的要领。
午饭时间,周继红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训练馆。她会仔细检查每一块跳板,每一个器械,确认一切安全无误后才匆匆赶往食堂。在食堂里,她常常一边吃饭一边和队员们聊天,话题从训练技巧到生活琐事,无所不包。这时她的脸上常带着笑容,与训练时那个严肃的教练判若两人。
下午的训练往往更加艰苦。周继红会亲自示范动作,虽然年过半百,她的示范依然标准而优美。当队员完成一个漂亮的动作时,她会毫不吝啬地给予掌声;当出现失误时,她会耐心地分析原因,从不轻易发火。
夜幕降临,训练馆的灯光次第亮起。周继红送走最后一个队员后,总会独自在办公室里待上一会儿。台灯下,她仔细研究着第二天的训练计划,不时在纸上勾画修改。窗外的月光洒进来,照在她专注的侧脸上。
这就是周继红的日常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在她的带领下,一批又一批的跳水运动员从这里走向世界赛场。而她始终守在这个熟悉的跳水馆里,用专业和热爱,书写着中国跳水的辉煌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