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足球比赛中,边线球是再常见不过的场面。然而,有些球员和球迷可能会突发奇想:如果从边线直接掷球攻门,能否得分?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却涉及足球规则的细节与实战的可行性。

规则层面:是否允许?
根据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(IFAB)制定的《足球竞赛规则》,边线球属于比赛重新开始的一种方式。规则第15条明确说明,掷边线球时,球必须从头顶后方经过,用双手掷出,且掷球者不得在球触及其他球员之前再次触球。
最关键的一点是:**直接掷球入门是无效的**。规则规定,如果边线球直接进入对方球门,不算得分,判为球门球;如果直接进入掷球方自己的球门,也不算乌龙,判为角球。
这一规则的设计是为了防止球队利用边线球作为一种“投机取巧”的得分手段,保持比赛的公平性和流畅性。
实战中的可能性
即便规则不允许直接得分,边线球直接掷向球门的战术在实战中仍有一些球队尝试使用,尤其是靠近对方禁区一侧的边线球。例如,一些球队会安排身材高大的球员在禁区内争顶,而掷球者则尝试将球直接掷到小禁区附近,制造混乱和得分机会。
最著名的例子或许是斯托克城队在英超的“手榴弹战术”。罗里·德拉普(Rory Delap)以其惊人的掷界外球距离和准确性,多次帮助球队通过边线球制造威胁。虽然这些掷球并非直接攻门,但确实通过边线球创造了得分机会。
为什么不能直接得分?
足球规则中对得分的定义是“球整体越过球门线”,但边线球被视作一种间接重新开始比赛的方式。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间接任意球上——如果间接任意球直接射入球门,得分无效。只有直接任意球或球触及其他球员后进门才算有效得分。
这种规则设计鼓励球队通过配合完成进攻,而非依赖单一球员的超远距离投掷能力直接得分。这也符合足球运动强调团队协作的本质。
结语
虽然边线球直接攻门在规则上不被认可,但这并不妨碍球员和教练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发挥创意。无论是德拉普的“手榴弹战术”,还是其他球队利用边线球设计的配合,都体现了足球战术的多样性和趣味性。
在足球世界里,奇思妙想总能找到发挥的空间,只要在规则框架内,一切皆有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