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7年,中国足球迎来了一次备受瞩目的世界杯预选赛征程。那一年,中国队在亚洲区十强赛中与伊朗、沙特、卡塔尔和科威特同组,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最有希望冲击世界杯的一届国家队。然而,最终的结果却让无数球迷扼腕叹息,这段从满怀希望到彻底失望的心路历程,成为中国足球史上难以磨灭的记忆。

赛前,中国队阵容齐整,拥有范志毅、郝海东、马明宇等一批实力出众的球员,主教练戚务生也被寄予厚望。首战客场对阵伊朗,中国队在上半场2-0领先的情况下,最终被对手连扳四球逆转,这场失利仿佛为整个预选赛埋下了伏笔。
随后,中国队在大连金州体育场迎战卡塔尔,这本是一场志在必得的比赛。球迷们满怀期待,看台上"冲出亚洲,走向世界"的横幅格外醒目。然而,球队在先入一球的情况下被对手连扳三球,最终2-3落败。这场比赛成为整个预选赛的转折点,球员们的信心开始动摇,球迷的热情也逐渐转变为质疑和失望。
尽管在后续比赛中中国队曾有过亮眼表现,包括主场1-0力克沙特,但之前的失利已经让出线形势变得极为被动。最终,中国队以3胜2平3负积11分的成绩位列小组第三,无缘1998年法国世界杯。
回顾这段历程,最令人痛心的不是技术层面的差距,而是心理素质的欠缺。在多场关键比赛中,球队在领先情况下不会踢球,遭遇逆境时缺乏应变能力,这些弱点在关键时刻暴露无遗。从满怀希望到彻底失望,97世预赛成为中国足球成长道路上的一次深刻教训,也让无数人认识到,足球不仅是技战术的较量,更是心理和意志的考验。
二十年过去,97世预赛的伤痛逐渐淡去,但它留下的思考却历久弥新。那段从希望到失望的心路历程,始终提醒着中国足球要重视心理建设,培养打硬仗的能力,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实现走向世界的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