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现在很多家长送孩子来踢球,第一句话就问‘能不能进职业队’、‘能不能保送名校’,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恰恰是青少年足球发展最大的障碍。”前国脚、现青训教练马明宇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。

作为中国足球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,马明宇退役后全身心投入青少年足球培训工作。在他看来,当前青少年足球培养存在明显的本末倒置现象:“我们应该首先培养孩子对足球的热爱,而不是一味追求成绩。没有兴趣作为基础,再好的技术训练都是空中楼阁。”
马明宇回忆起自己的足球启蒙阶段:“我小时候就是因为喜欢踢球,和小伙伴们在巷子里追逐皮球的快乐至今难忘。正是这种纯粹的喜爱,支撑着我一步步走向职业道路。”
他指出,过早强调成绩会导致两个弊端:一是让小球员产生厌烦情绪,二是容易导致拔苗助长。“有些孩子本来很有天赋,但因为过早进行专业化训练,每天重复枯燥的基本功练习,最终对足球失去了兴趣。”
马明宇建议,在12岁之前的阶段,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,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足球的乐趣。“在这个阶段,重要的是让他们爱上这项运动,学会团队合作,养成运动习惯。至于技战术的培养,应该放在青春期以后。”
对于家长们的焦虑,马明宇表示理解但不认同: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,足球教育更应该注重长远发展。即使最终没有成为职业球员,在足球运动中培养的团队精神、抗挫折能力和健康体魄,也会让孩子受益终身。”
他特别强调,青少年足球培训要避免“成绩至上”的误区:“我们要培养的是真正热爱足球、全面发展的球员,而不是只会踢球的机器。足球教育的本质是育人,而不仅仅是培养运动员。”
在采访的最后,马明宇说:“我希望家长们能够放下功利心,让孩子们纯粹地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。也许这样,我们反而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足球人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