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足球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,加快推进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(试行)》。该方案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,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,扩大足球场地设施有效供给,为全民健身和足球运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以下是对该方案的政策解读与核心要点分析。

一、政策背景与意义
足球运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,足球场地设施是发展足球运动的物质基础。当前,我国足球场地设施总量不足、布局不均衡、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,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足球运动需求。该方案的出台,是推动足球运动普及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,也是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、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的有效途径。
二、核心目标与任务
方案明确了专项行动的核心目标:到2025年,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数量明显增加,布局更加优化,利用率显著提升,初步形成覆盖城乡、便捷高效的足球场地设施网络。
主要任务包括:
1. 增加场地供给:通过新建、改建等方式,增加社会足球场地数量,重点解决人口密集区域场地不足问题。
2. 优化空间布局:结合城市更新、老旧小区改造、乡村振兴等,合理规划足球场地设施布局。
3. 提高使用效率:推动足球场地设施开放共享,鼓励学校、企事业单位场地向社会开放。
4. 提升服务质量:完善场地配套设施,加强运营管理,提高服务水平。
三、重点政策举措
1.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
中央预算内投资采取定额补助的方式,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。同时,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资金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渠道加大投入,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。
2. 优化土地利用政策
方案明确,各地要优先保障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用地需求,鼓励利用城市空闲地、公园绿地、荒滩等地块建设足球场地。支持以长期租赁、先租后让等方式供应土地,降低建设成本。
3. 简化审批程序
各地要建立绿色通道,优化足球场地设施项目的审批流程,缩短审批时间,提高效率。对利用现有建筑、设施改建为足球场地的项目,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。
4.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
支持企业、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、运营足球场地设施。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、委托运营等方式,创新场地设施建设运营模式。对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足球场地,按规定享受相关税费优惠政策。
5. 加强运营管理
方案要求各地建立健全足球场地设施运营管理机制,推广智慧化管理模式,提高场地使用效率。鼓励通过线上平台提供场地预订、赛事组织等服务,提升用户体验。
四、保障措施
为确保专项行动顺利实施,方案提出了以下保障措施:
1. 加强组织领导: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分工,建立协调机制,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。
2. 强化监督评估:建立专项行动监测评价体系,定期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评估,及时总结经验、发现问题。
3. 营造良好氛围:加大宣传力度,提高全社会对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的认识和支持,激发群众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。
五、结语
《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(试行)》的出台,是我国足球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。通过政策引导和多方协作,有望显著改善足球场地设施供给状况,推动足球运动普及与发展,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下一步,各地需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,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。